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安全预警>>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风险多 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风险多 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04 10:41:14

《虚拟空间的“罂粟花”》 漫画/高岳

假期开启网络生活的初中女生在网上结识了自称15岁的“阳光少年”,耐不住甜言蜜语和软磨硬泡,向对方发送了裸露照片,而这成了噩梦的开始。河北省张家口市警方前不久侦办的这起案件中,所谓的“少年”竟然是个年过四旬的男子。该男子因猥亵儿童获刑,受害女生的心理却久久难以平复。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曾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达15.6%;未成年网民中,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违法不良信息的比例为30.3%。相关案件的不断发生,使得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对“网络保护”专章表示肯定。相关专家表示,儿童网络行为正面临诸多风险,在立法保护的同时,要落实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注重对家庭的网络素养教育,推动网络素养教育有针对性和差异化地开展。

儿童无法完全远离网络风险

“卧室文化”,当家住河北衡水的刘先生听到这个新词时,顿时感到和自己的儿子如此贴切。“平时上学还好,晚上做作业没啥时间,一到周末就窝在卧室里,抱个手机玩,我们也不知道他在手机上看了啥,问他也不说。”刘先生对记者说。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习惯于躺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上网行为更个人、更私密,受到的监督也更少,这正在成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形式。